•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动态
  • 产品介绍
  • 留言反馈
  • 技术资料
  • 联系我们
  • 开口带、接驳带、环形无缝带、双面齿皮带,型号有T2.5、T5、T10、T15、T20、AT5、AT10、AT20、HTD3M、HTD5M、HTD8M、HTD10M、HTD14M、HTD20M、MXL、XL、L、H、XXH、S3M、S5M、S8M、S14M、RPP5M、RPP8M、RPP14M等
  • 尚嘉 欢迎您!

More...产品类别

  • 胀紧套
  • 工业皮带
  • 同步带轮

More...技术资料

  • 输送带跑偏的预防措施
  • 输送带故障辩别基本常识
  • 不锈钢轴承的优点
  • 平面研磨机与平面抛光机有什..
  • 预防五金紧固件腐蚀最常用的..
  • 同步齿形带轮传动的特点
  • 皮带轮传动的特点

More...最新推荐

  • 双面齿橡胶同步带双面齿橡胶同步带
  • 食品级PU输送带食品级PU输送带
  • 片基带片基带
  • 片基带片基带
  • 加红胶片基带加红胶片基带
  • 加海绵片基带加海绵片基带
  • 光面橙色圆带光面橙色圆带
  • 粗面圆带粗面圆带

<<<返回列表新闻中心

自主创新让国产数控机床步入高端
    近日,由沈阳机床集团自主研发生产的首款自动铣镗床正式亮相。只需一键式操作,这种新型机床就可以实现钻孔、铣面等多项循环加工,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产品的精度。这只是国产数控机床实现自主创新突破的一个缩影。在今年4月举行的第六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上,所展示的800多台(套)国产数控机床和大型量仪中,自主创新产品就占60%以上。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告诉记者,我国机床行业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上取得了积极进展。

        今年一季度,机床工具行业延续了去年第四季度的上行趋势,市场需求旺盛,对数控机床的需求尤为突出。统计显示,一季度全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37.4亿元,同比增长42.1%。

        自主创新成果丰

        高速卧式加工中心、五轴联动精密电加工成型机床、带自动穿丝装置的精密数控单向走丝机床、数控铺缠机、双摆角数控万能铣头等一系列国产数控机床自主创新成果纷纷面世,数控、精密、高速、柔性、复合等各种高档产品琳琅满目,我国机床产品规格从小型、中型、大型到重型和超重型,应有尽有。

        吴柏林表示,近年来,国产数控系统及机床配套件产品在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都有新的提高。比如,南京工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汉江机床有限公司、山东博特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的高速、重载、精密滚动功能部件,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的高性能数控系统,都填补了国内空白。

        “这些产品代表了当代机床工具产品的最新技术发展方向,也体现了我国机床制造业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取得的进步。”吴柏林说。

        目前,我国高档数控机床自主创新成果显著,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加快。在重型、超重型数控机床研发方面,重型龙门五轴联动复合机床、超重型数控卧式镗车床等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档数控机床的研制成功,满足了航空航天、发电设备、汽车等重点领域对于超大零件的重点加工需求;高速精密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军工等多个行业领域,并带动了众多中小企业设备更新改造和产业升级。

    结构调整进展大

        国内机床企业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在产品结构调整上取得了较大进展。

        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许多机床企业压缩了低档、普通产品生产,加快经济型数控机床升级换代步伐,着力发展中高档数控机床及生产线等。

        与此同时,各企业把握机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在技术创新浪潮中走在了行业前列。比如,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在汽车大型数控冲压生产线研发方面取得突破,为一汽、二汽、上汽等汽车厂家提供了近300条大型冲压生产线。

        “随着结构调整不断深入,我国自主创新的机床产品在出口上也取得了新突破,一批中高档数控机床产品已经进入工业发达国家机床市场。”吴柏林告诉记者。

        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压力机类产品已全面进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被国外客户誉为“世界三大冲压装备制造商”之一;北京第一机床厂的龙门镗铣等产品已出口到韩国;武汉重型机床有限公司的重型机床类产品已出口到英国、日本、法国、韩国等。

        尽管如此,我国机床企业仍“大而不强、小而不专”。数据显示,2009年机床零部件进口持续增长,这表明国产机床零部件还不能满足主机行业的要求。“我国没有真正的龙头企业,产业集中度太低,而小企业的零配件质次量低,技术水平差距更大。”吴柏林说。

        “必须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和掌握一批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形成一批自主技术和标准,使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化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表示,只有抓住机遇,坚持自主创新,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才能加速我国从机床生产大国走向机床制造强国的发展进程。

    【发布:2010-6-19 9:05:59】 【浏览:739】 【字体:大 | 小】
上一篇:国内工程机械配套件亟
下一篇:从经济角度剖析新型材
  • 电话:021-61507690   13816583698   传真:021-57157623   邮箱:sales@sunmga.com
  • Copyright ©  by 上海尚嘉工业皮带有限公司   沪ICP备15055086   技术支持:互和科技
  •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3830号